发布日期:2023-03-15 浏览次数:
为统筹推进质量强国建设,全面提高我国质量总体水平,近日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了《质量强国建设纲要》,要点如下↓↓
主要目标
到2025年,质量整体水平进一步全面提高,中国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,人民群众质量获得感、满意度明显增强,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,质量强国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。
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,单位GDP资源能源消耗不断下降,经济发展新动能和质量新优势显著增强。
制约产业发展的质量瓶颈不断突破,产业链供应链整体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,一二三产业质量效益稳步提高,农业标准化生产普及率稳步提升,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到86,服务业供给有效满足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需要,质量竞争型产业规模显著扩大,建成一批具有引领力的质量卓越产业集群。
质量供给和需求更加适配,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和食品抽检合格率均达到98%以上,制造业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4%,工程质量抽查符合率不断提高,消费品质量合格率有效支撑高品质生活需要,服务质量满意度全面提升。
品质卓越、特色鲜明的品牌领军企业持续涌现,形成一大批质量过硬、优势明显的中国品牌。
质量基础设施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健全、布局更加合理,建成若干质量标准实验室,打造一批高效实用的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基地。
质量政策法规更加健全,质量监管体系更趋完备,重大质量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更加有效,质量人才队伍持续壮大,质量专业技术人员结构和数量更好适配现代质量管理需要,质量发展环境更加优化。
到2035年,质量强国建设基础更加牢固,先进质量文化蔚然成风,质量和品牌综合实力达到更高水平。
推动经济质量效益型发展
加强质量领域基础性、原创性研究,集中实施一批产业链供应链质量攻关项目,突破一批重大标志性质量技术和装备。
加强专利、商标、版权、地理标志、植物新品种、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知识产权保护,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。
开展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资源效率对标提升行动,加快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推动高耗能行业低碳转型。
全面推行绿色设计、绿色制造、绿色建造,健全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、认证、标识体系,大力发展绿色供应链。
建立健全碳达峰、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,推动建立国际互认的碳计量基标准、碳监测及效果评估机制。
建立绿色产品消费促进制度,推广绿色生活方式。
开展质量惠民行动,顺应消费升级趋势,推动企业加快产品创新、服务升级、质量改进,促进定制、体验、智能、时尚等新型消费提质扩容,满足多样化、多层级消费需求。
完善质量多元救济机制,鼓励企业投保产品、工程、服务质量相关保险,健全质量保证金制度,推行消费争议先行赔付,开展消费投诉信息公示,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,让人民群众买得放心、吃得安心、用得舒心。
增强产业质量竞争力
聚焦产业基础质量短板,分行业实施产业基础质量提升工程,加强重点领域产业基础质量攻关,实现工程化突破和产业化应用。
推进基础制造工艺与质量管理、数字智能、网络技术深度融合,提高生产制造敏捷度和精益性。
支持通用基础软件、工业软件、平台软件、应用软件工程化开发,实现工业质量分析与控制软件关键技术突破。
推进农业品种培优、品质提升、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,全面提升农业生产质量效益。
加快传统制造业技术迭代和质量升级,强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、质量、管理协同创新,培育壮大质量竞争型产业,推动制造业高端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发展,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。
完善服务业质量标准,加强服务业质量监测,优化服务业市场环境。
加快大数据、网络、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深度应用,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、现代农业融合发展。
支持先导性、支柱性产业集群加强先进技术应用、质量创新、质量基础设施升级,培育形成一批技术质量优势突出、产业链融通发展的产业集群。
依托新区、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、自由贸易试验区等,打造技术、质量、管理创新策源地,培育形成具有引领力的质量卓越产业集群。
推动东部地区发挥质量变革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,增强质量竞争新优势,实现整体质量提升。
引导中西部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,促进区域内支柱产业质量升级,培育形成质量发展比较优势。
推动东北地区优化质量发展环境,加快新旧动能转换,促进产业改造升级和质量振兴。
加快产品质量提档升级
严格落实食品安全“四个最严”要求,实行全主体、全品种、全链条监管,确保人民群众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
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,制定农产品质量监测追溯互联互通标准,加大监测力度,依法依规严厉打击违法违规使用禁限用药物行为,严格管控直接上市农产品农兽药残留超标问题,推进绿色食品、有机农产品、良好农业规范的认证管理,推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试点。
加强农产品食品药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,完善信息化追溯体系,实现重点类别产品全过程可追溯。
加快传统消费品迭代创新,推广个性化定制、柔性化生产,推动基于材料选配、工艺美学、用户体验的产品质量变革。
对标国际先进标准,推进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。
鼓励优质消费品进口,提高出口商品品质和单位价值,实现优进优出。
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发,强化复杂系统的功能、性能及可靠性一体化设计,提升重大技术装备制造能力和质量水平。
建立首台(套)重大技术装备检测评定制度,加强检测评定能力建设,促进原创性技术和成套装备产业化。
加快传统装备智能化改造,大力发展高质量通用智能装备。
提升建设工程品质
全面落实各方主体的工程质量责任,强化建设单位工程质量首要责任和勘察、设计、施工、监理单位主体责任。
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书面承诺制、性标牌制、质量信息档案等制度,强化质量责任追溯追究。
落实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,保证合理工期、造价和质量。
加快高强度高耐久、可循环利用、绿色环保等新型建材研发与应用,推动钢材、玻璃、陶瓷等传统建材升级换代,提升建材性能和品质。
大力发展绿色建材,完善绿色建材产品标准和认证评价体系,倡导选用绿色建材。
坚持百年大计、质量第一,树立全生命周期建设发展理念,构建现代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,打造中国建造品牌。
完善工程设计方案审查论证机制,突出地域特征、民族特点、时代风貌,提供质量优良、安全耐久、环境协调、社会认可的工程设计产品。
大力发展绿色建筑,深入推进可再生能源、资源建筑应用,实现工程建设全过程低碳环保、节能减排。
增加优质服务供给
大力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,开展农技推广、生产托管、代耕代种等专业服务。
积极发展多式联运、智慧物流、供应链物流,提升冷链物流服务质量,优化国际物流通道,提高口岸通关便利化程度。
规范发展网上销售、直播电商等新业态新模式。
加快发展海外仓等外贸新业态。
大力发展大众餐饮服务,提高质量安全水平。
创新丰富家政服务,培育优质服务品牌。
提升旅游管理和服务水平,规范旅游市场秩序,改善旅游消费体验,打造乡村旅游、康养旅游、红色旅游等精品项目。
推动政务服务事项集成化办理、一窗通办、网上办理、跨省通办,提高服务便利度。
加强养老服务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建设,扩大日间照料、失能照护、助餐助行等养老服务有效供给,积极发展互助性养老服务。
增强企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能力
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,引导企业加大质量技术创新投入,推动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材料应用,促进品种开发和品质升级。
支持企业牵头组建质量技术创新联合体,实施重大质量改进项目,协同开展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共性技术攻关。
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和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建设,构建数字化、智能化质量管控模式,实施供应商质量控制能力考核评价,推动质量形成过程的显性化、可视化。
引导企业开展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、质量标杆经验交流、质量管理体系认证、质量标准制定等,健全企业首席质量官制度,重视质量经理、质量工程师、质量技术能手队伍建设。
完善品牌培育发展机制,开展中国品牌创建行动,打造中国精品和“百年老店”。
统筹开展中华和地方认定,完善名录体系。
持续办好“中国品牌日”系列活动。
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
实施质量基础设施能力提升行动,突破量子化计量及扁平化量值传递关键技术,构建标准数字化平台,发展新型标准化服务工具和模式,加强检验检测技术与装备研发。
加快建设质量标准实验室,开展先进质量标准、检验检测方法、高端计量仪器、检验检测设备设施的研制验证。
加大质量基础设施能力建设,逐步增加计量检定校准、标准研制与实施、检验检测认证等无形资产投资,鼓励社会各方共同参与质量基础设施建设。
围绕科技创新、优质制造、乡村振兴、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,大力开展计量、标准化、合格评定等技术服务,推动数据、仪器、设备等资源开放共享,更好服务市场需求。
深入实施“标准化+”行动,促进全域标准化深度发展。
推进质量治理现代化
健全质量法律法规,修订完善产品质量法,推动产品安全、产品责任、质量基础设施等领域法律法规建设。
建立健全强制性与自愿性相结合的质量披露制度,鼓励企业实施质量承诺和标准自我声明公开。
将质量内容纳入中小学义务教育,支持高等学校加强质量相关学科建设和专业设置,着力培养质量专业技能型人才、科研人才、经营管理人才。
健全以“双随机、一公开”监管和“互联网+监管”为基本手段、以重点监管为补充、以信用监管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。
对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、公共安全、生态环境安全的产品以及重点服务领域,依法实施严格监管。
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制度,开展重大质量安全事故调查与处理。
健全产品召回管理体制机制,加强召回技术支撑,强化缺陷产品召回管理。
构建重点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,完善质量安全追溯标准,加强数据开放共享,形成来源可查、去向可追、责任可究的质量安全追溯链条。
加大对城乡结合部、农村等重点区域假冒伪劣的打击力度。
引导消费者树立绿色健康安全消费理念,主动参与质量促进、社会监督等活动。
围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实施等,建设跨区域计量技术转移平台和标准信息平台,推进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。
定期举办中国质量大会,积极参加和承办国际性质量会议。
来源:中国经济网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微信号:郑州企业担保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